网站首页 >> 考试频道 >> 考试指南 >> 文章内容

袁振国、王定华、翟博、吴霓、曾天山做客新华网谈把促进教育公平作为我国基本教育政策

[日期:2009-05-03]   来源:网络  作者:未知   阅读:1374[字体: ]

袁振国、王定华、翟博、吴霓、曾天山
做客新华网谈把促进教育公平作为我国基本教育政策

2009-01-13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下午好,欢迎收看新华访谈。今天是“研究制定《规划纲要》系列访谈”的第六期也是最后一期。大家知道,在我们推进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过程中,其实还面临着各种问题。其中教育公平便是一个从中央政府到我们每个个人都十分关注的问题。温总理在《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谈话中讲过,“收入不公平会影响人的一时,但是教育不公平会影响人的一世。”所以今天将要跟大家讨论的就是“把推进教育公平作为我国基本教育政策”的有关问题。[01-1315:06]

  [主持人]我们为您邀请到的嘉宾有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成员、中央教科所所长袁振国,纲要基础教育专题组成员、教育部基础司一司副司长王定华,纲要总体战略组成员、中国教育报副总编翟博,纲要促进教育公平战略组成员、中央教科所教育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吴霓,纲要促进教育公平战略组成员、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曾天山,欢迎各位嘉宾。[01-1315:07]

  [主持人]首先请嘉宾围绕我们的访谈主题来解读促进教育公平为什么是我国的基本教育政策?[01-1315:08]

嘉宾袁振国 新华网 陈杰 摄

  [袁振国]十七大报告当中,把教育的问题放在民生之首,在教育工作的这一部分,我觉得有两个最重要的概念:一是教育优先发展;另一个就是促进教育公平。十七大报告强调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为什么在这个时候把教育公平放在这么重要的位置,而且胡锦涛同志明确指出要把促进教育公平作为我国最基本的教育政策,我想这首先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要求。教育是以人为本最直接的方面,现在我们国家随着整个社会的发展,教育的发展也很快。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期盼也很高,对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怎么样满足人民对接受更多良好教育的要求,毫无疑问这既是社会的要求也是人民群众的要求,当然也是国家政策的要求。[01-1315:09]

  [袁振国]第二,一方面我们整个社会发展很快,同样,教育发展也很快,但另一方面在发展进程中教育发展存在着不平衡的情况,这个不平衡包括城乡之间、区域和区域之间、学校和学校之间的差距,这种差距在某些方面有扩大的表现。所以党中央、国务院强调我们现在要实现城市反哺农村,工业支持农业。那么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强调教育公平也有同样的道理。这就是要加强农村教育发展,加快欠发达地区教育的发展,加大关注弱势群体。这就是为什么要把教育公平作为我们国家基本教育政策的重要原因。[01-1315:11]

  [主持人]在各位嘉宾看来,当前我国教育公平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原因何在?[01-1315:11]

嘉宾翟博 新华网 陈杰 摄

  [翟博]各位网友好,教育公平是一个时代的主题,也是世界教育的话题,更是我国教育发展的基本政策。教育公平从内涵来说有三个层次:首先确保人人接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二是保证教育机会和条件相对公平;三是教育结果的相对公平。从这三个层次的含义来说,保证人人享有教育的权利和义务,随着我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实施,这一问题我国目前已经基本解决了。现在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资源配置的问题,教育条件的差异问题,还有就是教育结果的差异问题。[01-1315:14]

  [翟博]我国教育条件的差异问题和资源配置不公的问题有四个层次含义:一是区域之间教育发展还是不公平、不均衡;二是城乡之间教育发展不公平、不均衡;三是学校之间教育发展不公平、不均衡;四是学生群体之间接受教育不公平、不均衡。从这几个问题来分析,我个人觉得现在主要问题是城乡之间教育差距比较大,特别是农村教育和城市教育差别相对还是比较大的,另外就是好学校和薄弱学校之间还有一定差距。[01-1315:15]

  [翟博]我想,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一是由我们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条件决定的。经济基础决定教育的发展,为什么我们过去不提教育均衡、教育公平呢?当时在自然条件约束的情况下,我们国家还没有能力和实力来谈这个问题,而现在随着我们国家的发展,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教育的发展,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才有能力来谈教育公平问题,这还是由一定的经济条件决定的。[01-1315:17]

  [翟博]二是城乡教育差距,这是由国家城乡二元结构之间的差距造成的。第三,学校之间的差距是由我国过去教育政策造成的,比如重点学校政策,重点学校政策是1978年提出来的。在资源约束的情况下,我们要用有限的资源快速发展,早出人才、快出人才。必须把有限的资源使用在重点学校建设,但是现在看来这种做法加大了学校之间的差距,这一政策对于加速培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人才,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快速的发展,是中国教育发展模式的一种探索。今后,我们在发展模式的选择上就是要走内涵发展的道路,推进教育不断走向公平发展。[01-1315:19]

  [主持人]刚才我们谈到的是问题和原因,最重要的就该是接下来的解决之道。我们在网上随时随处都能看到大家对教育公平的讨论和交流,去年前年两会期间也有很多代表委员就教育公平问题提出意见建议。那么国家在整体推进教育公平的发展上的思路和目标是什么?[01-1315:20]

嘉宾曾天山 新华网 陈杰 摄

  [曾天山]我们谈了很多目标和很多理想,如果从《规划纲要》中来看比较现实的就是刘延东同志提出的“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如果从《规划纲要》的实施来讲有几方面:一是保障教育公平,重点放在区域内的义务教育;二是立志教育过程的公平,在校内得到比较好的教育;三是关注教育结构(质量)的公平,把有质量的教育公平作为一个发展目标。这三个阶段也是世界各国在走的阶段,我们国家现在还处在第一个阶段,在争取保障教育机会的公平,有些发达地区已经开始重视到教育过程的公平。[01-1315:22]

  [曾天山]在采取的具体措施方面有以下四方面:一是同等待遇。《规划纲要》中提到我们在五个方面是差距比较大的,比如区域之间、城乡之间,不同的教育类型之间,不同的学校之间、不同的群体之间的差距比较大。所以我们首先要获得同等待遇,比如城乡办学条件的统一,区域之间要达到统一,不同学校之间办学条件的统一,不同教育类型之间(职业教育、普通教育等)的公平的统一。二是倾斜,政府做的大量工作是倾斜,在公共资源的配置上城乡之间向农村倾斜,区域之间向西部倾斜,不同教育类型之间向职业教育倾斜,向职业教育投入了很大的资源配置,还有就是向薄弱学校倾斜。群体之间向一些困难群体,比如流动人口、残疾儿童、学生困难儿童、贫困生、流浪儿童等等。[01-1315:26]

  [曾天山]三是像刚才袁所长提的城市反哺农村的问题。东部区域要帮助西部区域,城市要帮助农村,好的学校要帮扶弱的学校,普通教育要给职业教育以支持,比较好的学生也要帮助差生。四是有选择性的教育公平,城市在发展的过程中还要给教育一定的发展,要给民办教育的发展一个选择的余地。通过三个发展阶段,不同地区有不同地区主要的核心目标,同时四个政策配套,这样就能把教育公平推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01-1315:28]

  [主持人]众所周知,我国农村人口数量占到全国人口数的70%,可见他们的教育问题是会影响整个国家教育发展水平的关键所在。但是很多农村孩子上学条件差、师资力量不强也都是不容回避的现实。在推进城市化建设中,如何缩小城乡间教育差距保障农村学生平等受教育权益?[01-1315:28]

嘉宾王定华 新华网 陈杰 摄

  [王定华]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农村教育,采取很多切实的措施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扶持力度,应该说这些年农村教育取得了巨大的、历史性的成绩。我们已经在全国99.3%的人口地区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实际上这些年的普九主要就是在发展农村教育。小学的入学率已经实现了100%,男女童的入学率没有任何差异。而且农村的高中教育也有了比较大的发展,将有力地促进全国高中阶段教育的普及。[01-1315:30]

  [王定华]同时,农村的职业教育提倡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工学合作为主要模式”,采取订单式培养等各种方式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特别是农村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成效非常显著。[01-1315:30]

  [王定华]另外办学的条件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有人说“过去进村看学校要到土地庙,现在进村看学校楼房高耸红旗飘”,这也是真实的写照。特别是从2003年启动、2004年大面积铺开的“西部两基攻坚计划”,面对西部广袤农村地区大力加大教育普及和质量的提高,现在在这些农村地区最漂亮的建筑就是中小学校园,西部有些年轻人结婚愿意到校园里拍婚纱照,有些寄宿制学校的食堂改善得好了,孩子们周末都不愿意回家,想在学校吃饭。所以我们必须肯定这个变化是很大的。[01-1315:31]

  [王定华]但是由于特殊的经济社会的原因,特别是长期的城乡二元结构的现实影响,再加上一些农村地区自然条件也比较差,所以总体上农村教育落后的面貌还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因此,我们以后还要继续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扶持,从办学条件上我们要制定城乡统一的办学标准,而且这个办学标准比以前城市和乡村都要高。把中小学建设成为当地最结实、最漂亮的公共设施。成为一旦发生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当地群众的第一避难所。[01-1315:34]

  [王定华]二是要统一城市、县镇和农村教师的编制标准,而且要就高不就低;三是加大对农村教师培训的力度,这是非常关键的。提高教师的水平成为制约农村教育质量高低的关键因素,广大教师教书育人质量必须要合格。但是我们现在农村还有24万名教师没有达到国家规定的合格学历,还有将近38万名代课人员,所以他们的水平有待于提高,因此要加大对农村教师的培训。[01-1315:36]

  [王定华]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继续推进免费师范生的试点,继续实行中西部农村教师特色岗位计划,吸引优秀的青年从事教育工作,到西部去,到农村去。同时,为了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支持力度,我们也鼓励东部地区、发达地区派老师、出资金,或者通过其他方式搞手拉手的对农村的扶持。还有一点,对农村教育要进行课程开发上的指导,使农村课程真正切合农村学生的实际,同时又让农村学生的基础知识、技能、品德有所提升。地方课程、学校课程要有利于农村的实际。通过我们的努力,我想再过几年城乡教育的差距会得到有效的缩小。[01-1315:38]

  [主持人]在我国教育资源分配上,有的地区如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优势资源相对集中,相比中西部地区享有的教育资源就较少。那么如何缩小区域间教育差距保障中西部学生平等受教育权益?[01-1315:39]

  [翟博]区域教育差距也是由我国的历史造成的。因为我国地区差别比较大,特别是东、中、西部差距比较大,它们的自然条件都不一样。这几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我国区域教育差距在逐步缩小。我做过一个实证分析,我设计了一个教育均衡发展指数,我算过十年内的教育发展变化,反映出我国区域差距正在逐步缩小,从区域教育差距和城乡教育差距来看,我国的区域教育差距更小一点。[01-1315:41]

  [翟博]这几年国家、各级政府采取了很多的措施,一是在资源配置上政府加大了对中西部地区的投入力度,特别是中央财政通过转移支付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教育资源投入力度,对中部地区不发达地区中央也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各省市也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对不发达地区加大投入。[01-1315:42]

  [翟博]二是教育对口支援发挥了重要作用。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西部对口支援工作实行以来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区域内部县与县的对口资源、学校与学校的对口资源等都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三是建立统一的中小学办学标准,使中西部地区统一标准。这就大大缩小了区域之间的差距。四是教师资源配置方面,实行中央免费师范生政策,加大对西部地区教师队伍的建设。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正因为这些重要举措才使得我们的区域差距在逐步缩小。[01-1315:44]

  [王定华]我在这里补充一下,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也有利于缩小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教育的差别。由中央财政出资为主、地方财政配套,我们启动了“农村现代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通过三种模式,把过去只有城市和发达地区才能享有的优质教育资源送到了农村,送到了中西部,所以通过远程教育资源的共享和应用,大大地缩小了区域之间学生受教育机会的差别。[01-1315:45]

  [翟博]还有一点就是国家实施了很多工程,比如义务教育工程、西部两基攻坚工程、两免一补工程等重大工程以加快对西部教育发展支持力度。[01-1315:45]

  [主持人]我们正在向建设新型工业化国家目标迈进,向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努力,这就需要相当数量的职业教育人才。但是在我国,职业技术院校相比普通高等院校来说教育资源还相对稀缺,在普通人心目中的接受程度也不是太高,如何缩小教育类型间差距保障职业院校学生平等受教育权益?[01-1315:45]

  [曾天山]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的关系不是一个层级的问题,是一个类型的问题。所以作为类型教育而言,两者是共同发展的。高等教育、普通教育、职业教育是教育的三大类型。谈到职业教育,有一个词叫“大力发展”,大力发展就要在质量、数量等方面都要大力发展。所以对普职教育方面我们在调研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一是进口的问题,在义务教育之后进行分流时,目前感觉到职业教育的吸引力不够;二是收费的问题,职业教育学校每学年两千到三千元,普通高中大概是四百到五百元;另外国家的投入标准不同,普通高中经费的能力比较强;再者,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的资源配置和师资状况条件不太一样。[01-1315:49]

  [曾天山]过去一些中职学校是薄弱的高中改过来的。所以在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本来应该是就业的主力军,是最适合中国这样一个以制造业为主的国家所需要的,目前从就业来看职业教育也应该是最受欢迎的,但这样的好事情却在发展过程中不很尽如人意。[01-1315:50]

  [曾天山]我们觉得从教育公平角度讲要提高质量,从公平角度讲普职教育应该是同等的概念。而且还应该有所优先和倾斜。比如高中阶段的免费问题我们是从职业教育开始,首先是从农村职业教育开始的,然后将来会推广到整个职业教育阶段,有了这样的倾斜就会比普通高中教育先走一步。另外,在条件上国家也投入巨资要建成示范型的职业教育,加强职业教育的基础能力建设,这也是重点投资方向。另外就是鼓动行业企业积极参与职业教育办学,这样就可以使我们的职业教育上一个新台阶。[01-1315:52]

  [曾天山]中职、高职形成一个系统,扩大中职向高职的比例,这样我们的中等职业教育和普通中等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都有了共同的发展,他们之间既要有相互的贯通,同时自己内部也形成一个职业教育体系,建立一个普职教育共同发展的新格局。[01-1315:53]

  [主持人]许多网友反映说,教学水平高、教育资源丰富的好学校就如锦上添花,而资源薄弱的学校则是雪中无炭。很多家长都为了自己的孩子不能享受最优越的教学条件和最优秀的师资条件而苦恼,害怕自己的孩子因为不能接受最好的教育而影响接下来的深造。我们在推进教育公平方面如何缩小校际间教育差距保障薄弱学校学生平等受教育权益?[01-1315:53]

  [王定华]我想中小学校际之间差别扩大的现象确实存在。目前我们要缩小的就是义务教育阶段在区域之内、在办学条件、师资水平和教育质量上的过大差异,促进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均衡发展。首先,要改造薄弱学校,办好每一所学校,对硬件不合格的学校实行限期改造的计划,对软件不合格的学校通过专家的会审,要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案。[01-1315:55]

  [王定华]其次就是促进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之间一部分教师的合理交流。不是所有的教师大轮换,但是一部分教师应该在校际之间进行定期的轮换。轮换有一个障碍,那就是在一些地方校际之间的教师收入不一样。对此很多地方已经创造性地予以解决。比如沈阳市就把教师的结构工资统一收归教育局掌控,教师即使到薄弱学校、到城乡结合部学校、到农村学校任教工资收入都不会受到影响,反而还会有补贴。[01-1315:56]

  [王定华]第三,促进校际之间教育资源的共享。比如说北京市的东城区就把一些学校中的体育馆、图书馆、科学中心、博物馆等让周围学校进行共享,只不过是由一个学校代管而已。像安徽的铜陵、河北的邯郸、成都的武侯区改造薄弱学校促进教师交流力度都很大,成为全国学习的样板。再次,派一些优秀校长到一些相对薄弱的学校任职,这个校长可以完全到薄弱学校,也可以同时兼任薄弱学校的校长。作为教育行政部门对于他的考核除了看他完成本职工作的管理水平如何,此外还要看他所帮扶的学校是否真正得到改善了。[01-1315:57]

  [王定华]教育思想、管理经验、办学理念的帮扶我认为是最重要的帮扶之一。但除此之外,我们还要合理地配置义务教育的资源,特别是经费投入的资源。让所有学校都能够平等地接受这种资源,在发展上处在一个起跑线上。在当前一段时间还要对相对比较差的学校以更多的倾斜。[01-1315:58]

  [王定华]但是,在此我也想提出一个观点:均衡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义务教育的均衡也是相对的,我们不能从一个极端再到另外一个极端。均衡发展不是降低质量,而是提高质量;均衡发展不是不要特色,还要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均衡发展也不是齐步走,不是平均主义,而是允许螺旋上升,允许不断向前迈进。质量要一起更好,但是特色还是要保证,学校的特色是区别于另一所学校的本质,所以还是要提倡学校办得更有特色。[01-1315:59]

  [网友大海反应]我是外地来京工作的一位母亲,孩子要从家来北京上学,但却要交比北京小孩高的多的学费,为此非常头疼。这个网友的意见也代表了很多人的心声。如何缩小群体教育差距保障弱势群体学生(比如流动人口子女、残疾儿童、贫困生、学困生等)平等受教育权益?[01-1316:00]

嘉宾吴霓 新华网 陈杰 摄

  [吴霓]保障弱势群体受教育的权利是推进教育公平非常重要的方面。现在我们所说的弱势群体刚才你也谈到了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流动人口子女、残疾儿童、流浪儿童、城市贫困家庭的孩子,包括学困生等几类。他们都是我们推进教育公平所要重点关注的对象。[01-1316:01]

  [吴霓]对于流动人口子女来说,这是我们城市化进程和社会变迁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现象。现在从农村到城市里进城务工人员大概有1.5亿左右,这些人进入城市务工,他们的孩子随着他们来到城市里面,这个群体也是非常庞大的。据中央教科所在这方面的研究,这个群体人数大概将近900万人左右,这样的人群来到城市以后,在过去的发展中由于户籍制度学校管理制度等方面的缺陷,他们在进入学校就学,特别是在进入公办学校就学时遇到了一定的困难。[01-1316:03]

  [吴霓]我们的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也看到了这样的问题,进行了积极的应对,出台了一系列的积极措施。其中最主要的措施已经写入了2006年义务教育法修订案里,从法律的层面保障进城务工的农村户籍人员接受义务教育的子女接受教育从法律上得到了保障。[01-1316:06]

  [吴霓]由于时间的变迁,政府又出台了相应的政策,包括符合条件的流动人口的子女在进入公办学校就学免借读费。从2008年开始,我们国家又宣布在城市免除义务教育段学生的学杂费,这样来看从几个层面上保障了义务教育段学生就学的权利。至于这位网友所谈到的到北京上学要交一定的费用,如果他的孩子符合公办学校接收条件,而又要交纳高额费用的话,我想这可能是不符合政府政策和法律规定的一个现象,我觉得他可以就这一现象向有关部门来反应。[01-1316:07]

  [吴霓]现在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两为主”解决方面已经基本上覆盖了,在我们强调“两为主”的政策同时鼓励社会多层面、多元地解决流动人口子女就学问题,我们也建议政府层面统筹、协调解决流动人口子女特别是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受教育问题。[01-1316:08]

  [吴霓]另外还有一部分儿童留守在农村家庭中,没有家长照料的留守儿童,他们在自身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和困难,我们国家包括教育主管部门对这一问题也非常重视。现在我们在各地尤其是西部地区实施的一些寄宿制学校工程,在这方面很好地解决了留守儿童缺少关爱的问题。中央教科所在这方面以袁所长为主的课题组也进行了调研,认为寄宿制学校,在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当然,这里面还有很多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包括课余生活如何完善,师资配备等方面还要继续加强。这也是我们制定《规划纲要》时要予以强调的方面。[01-1316:10]

  [吴霓]流动儿童子女和留守儿童这两个群体在就学上遇到的困难我们都予以积极应对。包括最近出现的新的问题,比如义务教育后怎么办,现在第一代的流动儿童已经出现这个问题了,回老家回不去了,因为他们对过去农村地区的概念已经缺乏了,而且有20%的这类孩子是在大城市中出生的,所以他们回去生活也已经遇到问题了,所以我们现在在考虑如何分区域解决。比如从职业教育方面给他们予以解决,既能满足城市职业的需要,也能满足他们继续学习的需要。在制定《规划纲要》时这也是我们需要共同关注和解决的问题。[01-1316:12]

  [吴霓]其他几类弱势群体,包括我们的残疾儿童人数也很多。现在也有一部分残疾儿童由于条件所限没有进入学校,或者没有接受完全的教育,包括我们规定的每30万人口的县或者市必须设一所特殊学校,目前全国还有35个县没有达到这样的目标,包括特殊儿童学校师资的待遇问题,包括他们的培训问题等等这些方面目前还有一定的困难。我想我们在下一阶段推进的过程中,通过促进学校建设的完善,通过保障师资待遇的提高,通过教育教学条件的保障来提高残疾儿童接受教育,接受适合他们需要的教育是完全有可能的。[01-1316:14]

  [吴霓]流浪儿童这一群体现在也是政府关注的重点,政府也在通过加强城市救助站教育设施的配备和完善,来解决他们在短期流动过程中接受教育的问题。我们也在考虑他们在流动或者流浪过程中能否在相对固定的学校接受教育,这也是我们需要推行的措施。当然,最根本的措施是要完善农村教育的保障,使这些儿童能够不流浪,包括让家庭的责任更加完善,使他们不要离开家乡到外面流浪,接受很好的教育。这也是我们最终的目标。[01-1316:16]

  [吴霓]城市儿童这块,现在政府也在通过保障机制,包括资助体系,尽量保障这一部分儿童能够上学,我们的一些资助保障体系也在逐步建立和完善。我想通过这几方面,包括从学校层面上重点关注学困生,关注特点个别的需要等,都是我们解决他们正常接受教育或者进行有差别的教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措施。总之从政府层面、教育主管部门以及社会各界都在充分关注这些群体,他们能够正常或者公平接受教育的问题。我也希望通过这样的机会呼吁各界共同关注,不仅仅是教育界的问题,也不是单方面的问题,是每一个社会成员、每一个家庭都应该注意的问题,如果我们共同行动起来了,弱势群体的教育问题是可以得到解决的。[01-1316:18]

  [主持人]我想通过您的谈话我想我们对弱势群体接受教育的问题也会充满了信心。就刚才的问题我还想到一到我国每年的秋季入学时间,就会在各大媒体头版看到有关人士的疾呼“何时取消择校”,甚至还有网友尖锐的提出“取消重点中学,重点小学”等这样的称呼,很多人认为一旦变成重点学校,或者所谓的“示范学校”“模范学校”等等这样换汤不换药的称呼后,就意味着他们将享有更多特权、享有更多资源等不公平现象出现,各位嘉宾怎么看这个问题?[01-1316:19]

  [袁振国]择校的问题确实是关系到千家万户,任何一个孩子在上学的时候家长都要为上什么学校而犯愁。关于择校的问题我认为有这么几种情况,可能要分别进行对待:一,我想它的主要原因确实是由于学校之间的差距。刚才你说到重点学校的问题,实际上我们的《义务教育法》讲得很清楚,义务教育阶段不得设立任何的重点学校和重点班。所以从法律上来说有明确的规定,不允许设定重点学校和重点班。有些地方或者学校从政策上变相地不叫重点学校或者重点班,但是他是在这么做,这是不符合我们国家政策的,这是需要下大力气解决的。[01-1316:21]

  [袁振国]所以在这次《规划纲要》制定过程中有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采取有力的措施扭转在义务教育阶段,特别是收费择校的问题。从原则上来说就是要把所有的学校都办好,这是根本之道,特别是要加大力度支持薄弱学校,让学校均衡化,现在有些地方在经费的投入上差距不是很大,最大的区别就是教师。[01-1316:22]

  [袁振国]另外我们也看到社会上有一种盲目择校的情况。我举一个例子,有一个人在国家机关工作,他家附近就有一个很好的学校,但是他听说某某地方有一个更好的学校,离他家很远,他就千方百计地去上那个学校,我就问他你花这么大力气干嘛呢?他说其实我觉得也没有必要,但是我很多同事的孩子都上那里学,我不去那里上学就没面子了。所以我觉得这就有一点盲目择校了。[01-1316:23]

  [袁振国]另外还有一个比较深层次的问题。教育发展到更高水平的时候,在平等教育的前提下,应该选择更适合自己的学校。但是我们现在谈的不是这个问题,我们还是鼓励就近入学,就近入学最根本的问题就是要办好择校,那么在这个过程中我想就要在义务教育阶段坚决地不能办任何重点学校和重点班,要实现一样的资源分配政策。但是仅仅如此还不够,因为择校已经出现了,所以要加大力量扶持薄弱校。使他们的师资和办学条件提上来。在高中阶段也是如此,我们要鼓励办出特色,而不是鼓励办出重点。这也是需要明确的。[01-1316:27]

  [主持人]您说高中要办出特色,但是就现阶段来说大家上高中最主要的目标还是考入一所好的大学,那如果只为了特色他怎么保证这个招生情况呢?[01-1316:28]

  [袁振国]特色和高质量并不矛盾,我们希望所有的学校都不断提高质量,在高质量的基础上鼓励校长要有办学思想,教师要有教学风格,学校要有自己的办学理念,形成自己独特的学校文化。这样对学生、对社区都有很好的影响。实际上很多百年老校就是很有特色的,听到这一学校大家都是非常向往的,这样的学校文化形成以后对办成特色学校是很好的事情。[01-1316:29]

  [网友寒江雪]高考移民虽然造成了考试不公平,但是这是不是也是在教育不公平现状下不得已为之的行为呢?希望在制止这种现象产生的同时也关注产生的根本原因,期待真正的公平。不知道各位嘉宾怎么看这个问题呢?[01-1316:29]

  [袁振国]这个问题是比较复杂的问题,高考移民的问题看上去好像是在争取对自己更有利的机会,但是这个问题实际上是很复杂的,有人说“你把所有的地方搞得都一样不就完了吗?”但实际上这是不现实的,因为我们国家很多地方的文化发展、经济发展不同。实际上我们现在对很多地方都采取了倾斜政策,这个倾斜政策就是在保证各个地区都有相应的入学机会。[01-1316:31]

  [袁振国]比如对贵州、宁夏、甘肃、青海这些地区,如果按照同样的考试分数来录取,这个地方因为高中条件相对比较薄弱,那么他所能够进入大学的人数就会比较低。为了要缓解人群以及地区之间的差异,对他们录取时分数就会有所降低。而对于文化相对比较发达,但是高等教育资源不足的省份,像山东、河南等地,人很多,但是高校资源不足,他的分数也很好,他们的入学机会就比较低,那么他就会想其他的办法,比如人跑到录取分数比较低的贵州、青海等地去,这也就是高考移民的产生原因。那么我们是不是就把那个地方的分数也提起来呢?这也是不行的,不能因为有这种现象就不顾及那些地方的人群。所以很多地方采取的政策就是禁止高考移民,去年海南把所谓的高考移民取消了高考资格。[01-1316:34]

  [袁振国]我们要承认我们现在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很多事情是一个过程,从长远的理想角度来说,人的资源流动也没有什么不好,也没有什么不可以,我流到哪里去为什么不可以呢?我们现在已经在筹划考虑消除户籍制度,那么城市之间人员流动为什么不可以呢?但是如果现在要取消高考的低于限制规定,就会出现不稳定的情况,对那些相对文化不发达地区的人就显得不公平了。所以在现阶段还需要逐步地调整这个关系,根本之道我相信还是进一步发展高等教育,发展不发达地区的高中教育,这样才能在根本上缩小教育的差距。这也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01-1316:36]

  [主持人]通过今天各位嘉宾的谈话,我们对教育公平问题有了一个更深层次的认识,同时也对未来在学校对所有适龄阶段上学学生能够公平享受教育资源充满信心,感谢各位嘉宾作客新华网。感谢各位网友的参与,本次访谈到此结束,谢谢。[01-1316:36]